首家专门为考生提供招生考生信息服务的门户网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就业参考 >

【高考升学网】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多大

发布时间:2017-09-29 19:24 文章作者:高考升学网 点击量:

大学生就业

是每一位应届生走出校门的必经之路

 

每年临近毕业季,

总会听到“XX年,史上最难就业季”之说

 

而2017年

全国高校共计795万毕业生走出校门

比2016年足足多了30万人,又创历史新高

就业压力到底有多大

这份《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报告》

或许能够给你答案

 

智联招聘推出的《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》,以93420份的有效样本数据,囊括2017年全国各地大学生应届高校毕业生(大专、本科、硕士及博士等),从求职认知、求职行为、求职结果详尽剖析这一群体的求职力。想知道数据都有什么爆料,接着往下看吧。

 

1

求职认知

 

|| 就业形势严峻,毕业生感觉“就业更难” ||

 

从整体上看,2017届大学生对我国就业形势的感知呈不乐观态度。

 

40.8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很难,形势非常严峻,同比去年上升了4.3%。47.0%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有难度,但还可以接受。认为就业形势难度一般或没有难度的,仅有10.2%。

 

近年来,虽然我国就业环境呈现整体谨慎乐观的形势,但地区发展不平衡,人岗匹配错位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,加之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95万人的历史新高,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。

 

|| “深造”热度继续回落,“慢就业”现象兴起 ||

 

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仍然以就业为主,占比为73.5%。相较去年,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学生比例出现大幅下降,由2016年的16.5%下降至今年的6.3%。选择出国继续学习的学生比例也出现小幅下降,由4.8%下降至3.4%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基于近年来更多毕业生延迟就业的现象,在今年的调研中首次加入“慢就业”的选项,选择这一项的应届生比例高达9.8%。

 

报告机构认为,一方面,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走出校园,他们对就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,也更加青睐工作与兴趣相结合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也反映出毕业生感知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,又不愿屈就不喜欢的工作,因此选择了用慢就业来逃避现实的竞争。

 

|| 个人成长首次超越待遇,成为理想工作的最重要标准 ||

 

当被问及“什么是理想工作”时,有55.9%毕业生选择了“不断学习新东西、获得成长”,居于首位。其次是“待遇好”和“行业/公司发展有潜力”,比例分别为52.2%和34.9%。这是历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以来,自我成长首次超过对待遇的关注,成为大学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。

 

在“新雇主经济”时代下,新生代员工眼里的好雇主不再简单等同于高收入好福利,谁能引领人才们内心的价值取向和诉求,谁才是众望所归的好雇主。

此外,分别有25.2%和22.8%的应届毕业生关注企业氛围和工作是否符合个人兴趣。

 

|| 六成毕业生接受的通勤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||

 

通勤时间的长短一直是衡量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之一。大多数2017年应届毕业生希望能够短距离通勤,有六成大学生对通勤时间的可接受时长在一小时以内,其中11.8%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接受的通勤时长为半小时以内。能够接受2小时以上通勤时间的仅有6.4%。

 

 

|| 自主不任性,理性看待加班 ||

 

尽管更强调自我意识,2017年应届毕业生看待加班的态度仍比较理性。最能够被接受的加班情况是“临时性、紧急性事件”,其次是 “分内工作没有完成”和“项目性加班(项目需要)”,占比分别为69.9%、69.1%和68.4%。

 

此外,也有58.8%的应届毕业生出于提升自身能力的考虑,愿意主动加班。最不能接受的是“大家都加班,迫于压力”,占比仅为11.0%。

 

对于加班的时间,平均每周2-5小时以内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能够接受的加班时长,比例为40.3%,其次有24.5%的毕业生希望每周加班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。此外,也有23.1%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接受5-8小时的加班时长。

 

总体而言,2017届毕业生普遍对加班持有较为积极和理解的态度,对于因工作需求的加班能够正确看待。同时,他们也并不希望频繁加班或加班时间过长,反映出他们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获得平衡,追求时间的合理分配。

 

Top